鸡足山云南省中国。 |
|
---|---|
鸡足山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。 | |
![]() |
鸡足山 |
鸡足山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。 | |
鸡足山鸡足山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。鸡足山,又名九曲山、青巅山,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城西北方,东西长7千米,南北宽6千米,总面积28.22平方千米。
|
|
鸡足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理景区的重要景点、是以展示佛教文化和生态景观为主的集佛事朝拜、佛学研究、观光旅游、科普科考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景区 。 鸡足山共有“大寺八,小寺三十有四,庵院六十有五,静室一百七十余所”,其中著名的大寺有金顶寺、传灯寺、太子阁、九莲寺、迦叶殿、石钟寺、寂光寺、慧灯庵等。 除寺院外,还建有轩、亭、角、堂、坊、塔、殿等200余座,桥梁18座 。 |
|
鸡足山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,鸡足山是南亚、东南亚的佛教圣地,中国十大著名佛教名山之一。 | |
历史沿革 | |
宋代,僧人慈济在青巅山峻石山出家修行,崇奉佛教,随之佛教在鸡足山开始兴起。 | |
元代,相继有僧人源空、普通、本源等先后结茅潜修。 | |
明朝,佛教在鸡足山大盛,先后有圆庆、净目、周理、无住、洪如、大错、担当等高僧在鸡足山出家修行。 | |
明朝嘉靖至万历年间,鸡足山有大小寺院数百座,住山僧尼上千人。 同时道教也进入鸡足山,在山中修建道观。 |
|
清代以后,佛教在鸡足山继续发展,先后增修了祝圣寺、楞严塔等寺塔,这时期高僧大德有虚云、自性、洪舒、普行等。 | |
1966年,“文化大革命”运动开始,鸡足山大部分寺院被破坏。 在宾川“捣毁鸡足山指挥部”的指挥下,1300多名学生、农民涌向鸡足山打砸7天7夜。僧尼被全部赶下山,不仅泥塑佛像、五百罗汉被砸碎,贝叶经被烧毁,著名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顶寺铜铸金殿也被砸烂敲碎,尊胜白塔被彻底炸毁,鸡足山的28座明、清建筑风格的古寺受到严重破坏。 |
|
十一届三中全会(1978年)后,鸡足山大部分寺院已恢复重建。住山僧尼180多人,其中比丘70多人,比丘尼100多人(其中九莲寺佛学院比丘尼班30人在内) 。 | |
建筑格局 | |
鸡足山共有“大寺八,小寺三十有四,庵院六十有五,静室一百七十余所”,其中著名的大寺有金顶寺、传灯寺、太子阁、九莲寺、迦叶殿、石钟寺、寂光寺、慧灯庵等。 除寺院外,还建有轩、亭、角、堂、坊、塔、殿等200余座,桥梁18座 。 |
|
旅游时间 | |
鸡足山最佳的旅游时间是农历正月整月。正月是节庆假期,又是礼佛的最佳时间。民间认为,在此期间上鸡足山许愿特别灵验。 | |
暑假7—9月份,雨季来临,在云雾之中时隐时现的鸡足山犹如仙境,鸡足山上各种野生菌冒出,礼佛之余,可以享受大餐。 | |
秋冬季节,鸡足山的日出、晚霞绚丽,如果在金顶住宿,能看到满天星光、巨如车轮的明月 。 | |
|